五行是指纳音吗?
不是,纳音是古代的一种算命方法。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 五行的性质: 金:刚健,清肃,坚锐 金的性情是最硬的,有如金属,并且有“金洁”的特性,所以清洁、肃降的事物都归入金的范畴。所以中医里有“肺主肃降”之说;
木:生发,条达,舒展 水是向下运行,木是在上面茂盛成长的,所以有“滋润下注”的说法。 火:炎上,照耀 火的特性是向上走的,因此具有温暖、明亮等特征的一切事物都属于火的范围。 土:承载,生化,受气(收藏) 因为土能承载其他四行,又由于五行的循环,最后都要归属土,所以形容万事万物都有土的性质。
金木水火,这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界的五行)。 而土是在中间的,它包含了金木水火。 所以土也叫做中央土,又称戊己土。 这就是自然界的五行。 我们现在说说纳音五行。 什么是纳音呢? “纳音者,好比钟磬之有声,大则声高,小则声低.高者为宫,低者为商......”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把木头放进去烧,根据其发出来的声音来判定它的五行——高亢的是土,低沉的是木。
这就是以声音判断五行的依据。 根据这个依据,古人把五行的每一行各分成三份,每份代表十天干中的一个,这样,每一个天干都有一个对应的五行。具体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干对应五行: 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 子午卯酉属火,寅申巳亥属木,辰戌丑未属土, 申酉午未属金,寅卯子时属水。 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五行。比如说丑时,丑属土——土五行三个时辰中最大,所以也叫“墓”,也就是说这个时间就像万物休眠一样,处于蓄养状态。
五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经常出现。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是什么属相的人,他的五行缺水等等等等。那么,这个五行和八卦相生相克是怎么样关系呢?
首先,五行并不是八卦!八卦是道家典籍《易经》中用来预测吉凶的数术,所谓八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每一卦均由三根或长或短的爻组成。乾三爻皆长,象天;坤三爻皆短,象地;震二短一长,象雷;巽二长一短,象风;坎中短两长,象水;离中长两短,象火;兑上短下长,象泽;艮上长下短,象山。这八种事物,是构成宇宙的元素,也是一切事物的抽象,它包罗了万事万象。
干,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有三根横线(爻)组成,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一卦都象征万物之理。八卦中,每一卦都有两个爻在内,为内卦,(位于下面)代表地理。上面的爻为外卦,代表天气。
八卦两两相重又称为重卦,即为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构成了周易的主要内容。 通常将下卦称为内卦,上卦称为外卦。内卦代表地理,外卦代表天气。在易理中又分为六爻。六爻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这六爻自下而上又代表地神,人神,天神等。六爻又分为奇数爻,偶数爻。在六爻中,一三是下卦的三爻,二四是上卦的三爻。
奇数爻为阳,象天,是主动方,偶数爻为阴,象地,是被动方。在易学中把初爻当成人的脚,二爻当成人腿,三爻当成人腰,四爻当成人肩,五爻当成人头。代表事物由下向上逐步发展。
从卦象的阴阳组成可以判定吉凶:六爻皆阳,全卦皆刚,万物过盛而苦辛;六爻全阴,全卦软懦,万物失中而无刚。
有阴有阳刚柔有体,可以长久,这样就可以根据刚柔之爻所处的位置,判定卦的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