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考研考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中共党史”是作为一门学科建立的。 1936年2月,由张闻天主持的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关于历史的学理研究机构——“中央理论小组”(后改名为中央理论宣传部),开始从事有关党的历史的学术研究,并着手编写了多本党史著作和资料,主要成员有康生、王稼祥、顾仲晖等;同年4月在延安创办了《解放》周刊,主要刊登中共党史方面的论文和一些基本史料,成为当时中共党史研究的阵地。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高校如西北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也都有一些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延安整风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对这一时期的党史学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工作都受到一定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建立了新中国,为开展系统的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20世纪50年代初发生的苏共二十大揭发列宁格勒市委和莫斯科市委反党集团事件以及揭露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问题,又为中共党史研究者提供了借鉴经验。特别是1951年底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为当时的中共党史研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党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经验教训。
1951年8月至12月,胡乔木在中央党校讲课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此书后来被作为党史教学的基本教材;1951年10月至1952年1月,吴玉章在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讲授党史,形成了《中共历史教程初稿》;在此前后,还出版了任白甫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概论》(1950年版),杨献珍著的《中国共产党史讲演提纲》(1950年版),徐冰著的《中国现代革命史》(1950年版)等著作。这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为主要代表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中共党史文献资料的正式问世。
此后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党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党史的高度探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经验;二是着重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历史经验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和历史命运;三是对抗日战争时期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评价和研究;四是论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过程;五是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方面的基础性资料。这些成果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