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属于五行什么?

项俞帆项俞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想了很久,写了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涵盖面极大,如果想系统了解,推荐看倪海厦老师的《黄帝内经》讲座视频(在网上可以搜到),这部视频深入浅出,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条理,看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做笔记! 下面我从两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1.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是什么?和西方的五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西方的五行相生相克是火生土、土生金...而中医的五行却是木生火、火生土... 这个问题很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取类比象,也就是说他们观察的是像,而不是我们现代的科学一样依靠量化分析。所以五行这个体系中,每一个行都不是基于物质本身的属性,而是基于万事万物的功能或状态。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顺序是有道理的,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一个中间气,也就是所谓“三阴三阳”,其中太阳经对应的是火,阳明经对应的是土,少阳经对应的是木;太阴经对应的是金,厥阴经对应的是水。中医讲的“五行”是这个意思: 春季(少阳相火) 夏季(太阳之土) 秋季(少阴之金) 冬季(厥阴之水) 长夏(太阴之土)

2.中医运用五行指导临床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中医运用的五行指导临床的依据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对疾病状态的描述。如肝阳虚,则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此时治以温补阳气为主,辅以疏肝之品,因“寒伤营血,血不暖肝”所致。又比如阴虚发热,见于肝炎患者,此时治以滋阴降火为主。 再有就是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处理方剂的药物配伍问题。

以上都是理论部分,接下来聊聊实践的问题。学习五行针灸需要搞清楚两件事:

1.什么是“五穴”?

2.何为“子午流注”? 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五穴?在《黄帝内经》原著里,五穴指的是: 井穴:又称“四关”,即手指及脚趾端的趾甲旁开0.1寸的部位。因其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故名。 荥穴:又称“小井”,指内踝尖上3寸,三阴交下方凹陷处。因具有清泻心火之功,故名为荥。 输穴:又叫“经渠”,指手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具有补益心气虚,宣通心络之功效。

经穴:位于肘部,曲池与肩髃连线的中点。具有调和营血,疏风散寒之功。 合穴:膝眼之下,胫骨内外两侧之间凹陷处。具有调畅全身气机,和降胃肠功能之效。

腑穴:位于外膝眼下,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消胀止痛之功。 以上内容来源于《十四经脉穴位》杨甲月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再说第二个问题:什么叫子午流注?这是古代计时法。具体可参考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0%E6%AD%A5%E6%B5%81%E7%AB%AF/414510 简单地说就是一天之中,不同时辰气血在体内流动情况不一样,因此治病最好在特定的时辰进行。

以上是对“五行”的两个重要概念的解释。至于五行针灸如何临床应用,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和感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希望有志于学习中医的朋友们能够坚持!

孔韵涵孔韵涵优质答主

五运六气,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 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化变化与人体的关系;其中“风”主生发、“热”主化气、“燥”主耗散、“湿”主濡泻、“寒”主凝滞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厥阴少阳三焦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规律。

而六气是古人从自然界观察而来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这里所说的五行和六气只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形式而不是阴阳消长变化的物质基础了。它们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动态表现形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