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裁判为什么总吹黑哨?
不解释,直接放视频。。。 这是最近引起广泛争议的一场比赛,辽宁战胜浙江的比赛中,郭艾伦最后一刻上篮造成吴前犯规,加罚命中,杀死比赛,而本场比赛郭艾伦最后时刻连续获得两罚机会,都罚丢了。。。 而就在刚才,CBA官方给出了判罚理由:第一,在争夺球权时,对方用手打到了你的面部;第二,你起跳在空中有所对抗。 那咱们就来看看,这判罚合理吗?
一、是吴前先出手打人 视频中可以看到,首先吴前伸手打了郭艾伦的脸部,根据篮球规则,防守球员在进攻球员起跳后,是不能够再有任何身体接触的,很明显,吴前的这个动作已经违反了篮球竞赛规则第二章之规定,因此第一次加罚有效! 加罚进后,吴前还一个劲道歉,太可爱了有木有。。。
二、是朱俊龙最后一下打手犯规 至于第二个加罚,从视频里可以明显看到,朱俊龙最后时刻打到了郭艾伦的手臂,根据规则条款:对正在进行的投篮动作,如投出球后,防守队员犯规,如果该投篮是勾手投篮且未能得分,则判给二次投篮的机会(注:此时罚球有效)。第二次加罚有效! 你看看,CBA官方认定的犯规和实际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认为的犯规,完全一致! 没有毛病!
当然,也有很多观众不认同这个判决,理由是吴前最后一个犯规不应该被判成攻击性犯规,我认为这个判断很牵强,怎么说呢,希望CBA裁判委员会能够详细解读一下这条裁判准则,毕竟尺度很难把握。 不过,就算判罚有误,那也是裁判团队集体做出的判罚决定,错就是错,承认错误也显得很有风度吧。
黑哨问题是体育运动中,尤其是足球运动中争议最大、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阻碍世界足球事业顺利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 从各国情况看黑哨现象愈演愈烈,并有向其它运动项目渗透的趋势。
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各国都有黑哨,二是各国黑哨问题严重化、普遍化的现象都是近几年出现的。 究竟是何原因使各国的"黑哨”如此猖獗呢?
“黑哨”问题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黑哨"是体育商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 “黑哨”说到底是经济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联赛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但“黑哨"却是近几年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我们的体育事业走上市场还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有很远的距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确会产生一些急功近利、只重视经济效益等不良现象,如赛场暴力、兴奋剂等,这些问题在个别领域和个别运动项目还比较突出,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是“黑哨”问题与管理、监督不力有关。“黑哨"问题应当说是个老问题,但由于此前不是很突出、很严重,有的裁判在场上的判罚尺度有些松,因此未引起主管体育部门和足协的足够重视。 另外,对执场裁判的管理、监督还存在一些漏洞。
如对裁判的经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使其在经济上缺乏安全感,容易被“黑手“诱惑;对裁判员的生活、收入、思想等情况缺乏经常性的了解和掌握,平时的教育管理不严格;场上的监督、指挥约束不够,对“黑哨"等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的机制还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