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中国的男排?

饶雪霓饶雪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0s开始看排球,一直到2000s末年(2007年前后)。 可以说一直是中国男排的忠实粉丝。 从国青到国家队,从梁春书、毛景辉时代看到蔡斌时代。 中间还隔了十年没看,再开始看的时候恰好是二队在联赛里横扫上海队的比赛。 所以从94年亚锦赛之后到今年,差不多有25年的观球史。

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飞跃,90年代的国家队到2000年以后简直是脱胎换骨,尤其是扣球高度和速度都远远超过90年代。 其次技战术水平的提升也是巨大的,这一点和女排不一样,中国女排是一直保持着世界顶级的技战术水平,而男排则一直是低水平重复。 最后想说一下对运动员的个人观感,我觉得最好的时期应该是亚洲锦标赛和世俱杯,那时候主帅还是陈忠和,副攻是杨辰和滕林。

杨辰的进攻很有冲击力,是那种能跑出来的快攻手;滕林的发球非常有特色,沙袋大的球能直接砸场子;后防线上还有沈富麟和张然,张明的拦网,吕超的一传,刘炜楠的二传,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家队是我看过最具有竞争力的球队,那个时候总是充满无限期待。

至于后期,唉,不说也罢。

侯庆雨侯庆雨优质答主

一是对手熟悉。由于日本队和中国队多次交手,日本女排、日本男排和中国女排交锋频繁,“和平大战”也令日本队对上海男排相当熟悉。

二是作风顽强。日本队球员平均身高虽然不高,但作风相当顽强,加上排球底蕴深厚,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能贯彻整体排球的战术思想,且基本功相当扎实。

三是技术全面。日本球员身高不高,但弹跳并不吃亏,进攻速度快、防守面积大。

四是阵容整齐。由于日本没有排球联赛,日本男排能以同一阵容征战全年国际比赛,队中主力之间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队中不仅攻手之间能打交叉,副攻和二传都能跳起扣球,进攻点相当分散。

五是不缺核心。日本男排虽然不像巴西、意大利、美国男排那样拥有举足轻重的明星队员,但他们阵中也出现了井上豪、福泽达哉、石川祐希等能够在关键时刻担起重任的队员,保证了日本男排成绩的稳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