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9社会思潮?
从“左冷禅”到“康波周期”,从“新三座大山”到“消费主义”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段子: “如果以海拨高度来比喻经济发展的水平,北京上海在一千米左右,杭州西安在五百米左右,成都武汉重庆在四百米上下……贵州大部分地方只有几百米,相当于青藏高原的水平,我们就是高原上的民族啊!” 说这段话的人叫樊纲,是经济学家;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没有成为“网红”,但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专家了。
我在北大经济系读本科时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之深的是他在课堂上说的一段话: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人说这是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的,应该扩大需求;有人说是供给能力低下,因此需要供给侧改革;还有人说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因此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些说法都对,但又都不全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一是供给端的改革,二是需求端的刺激。今后还是要继续走这条道路才能继续维持经济增长。只不过过去我们主要是依靠投资与出口这两条腿,今后要再加上消费这一条腿,用三条腿来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罢了。”
当时听他这样讲并不是太理解,只觉得老师讲得高屋建瓴,后来看了一些他的采访和讲话,每每提到经济发展,都是这么说: (一) (二) 这就是典型的“樊纲式思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把发展的难题公式化。 这种思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宏观的形势微观化、抽象的问题典型化。 于是原本多么宏大的历史语境往往被解构成一个个可量化、可分析、可控的微观个体问题。 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思维方式。 但问题是这种思维是来源于理论还是源于实践或是某种臆想?它是否完整地反映了现实情况?它的推导过程是否成立?它的结论是否唯一?它有没有被应用的可能性?如果有可能应用那么应用的边界条件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被忽略甚至是没有想到过的。
我举一个例子: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鼓励房地产市场的购买。按照樊纲式的思维这显然是在扩大内需,因为房地产在GDP中的占比很高,又有很多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带动许多其他行业的发展。 但是如果我们细读一些经济学家的论文就会发现他们的论据往往是这样的: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完善的现代银行体系,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本资源…… 我们只需要充分发挥这几个优势就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既然你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何不能像日本美国那样依靠内部潜力自动恢复经济增长呢?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以前没有发挥这些优势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了吗?为什么以前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和出口驱动的? 从“左冷禅”到“康波循环”从“新三座大山”到“消费升级”好像一切都找到了答案。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这些答案?或者说这些答案是别人给的而我们自己却还没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