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五行属什么?
在周易的学说中,五行就是五德,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周易的五行用十个天干来表示。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又分阴阳,就是有阴木、阳木、有阴火、阳火。古人用甲、乙表示木,但是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丁表示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表示土,戊是阳土,己是阴土;庚、辛表示金,庚是阳金,辛是阴金;壬、癸表示水,壬是阳水,癸是阴水。其中的阴阳关系为:阳天干多以天、地为名,阴天加多以物、事为名。
周易的阴阳五行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地支,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周易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将五行分配于十二地支中。五行的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周易也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将五
行分配于十二地支中。子水生丑土、丑土生寅木、寅木生卯木,卯木生辰火、辰火生巳火、巳火生午火、午火生未土、未土生申金、申金生酉金、酉金生戌金、戌金生亥水,亥水生子水。这种规律是周易的阴阳五行运行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是相生又相克,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为五行有克有生,所以五行相互制约、保持平衡而相生相化。
木主生发,生长、条达、舒畅,木具有生发、调达的特性,代表春季,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物为苍色和酸味的果实,在人为筋,在脏为肝。肝为风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肝喜调达,条达舒畅,主升、主动。肝旺于春,其性升发,木有枝干横生的特性,故肝具有横行之象。凡肝胆疾病、筋骨疾病、阴血疾病、疏泄不畅、情绪不达、眩晕震颤等症,皆为肝病,均从木论治。
火主温热、明亮、炎上,有炎热、向上、升腾的特性。红、热、炎是其禀性,代表夏季,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物为红色和苦味的果实,在人为脉,在脏为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主汗液,主通明。心主温通,脉流不止,营周不休。心旺于夏,喜为心之气血,是神志活动的表现。脉象洪大、舌质红绛、心烦失眠、面红目赤、咽痛口疮、血热吐衄、小便短黄等“火热”的症状,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均从火热论治。
土有生长化收藏的特性,代表中央长夏之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物为黄色与甘味的果实,在人为肉、在脏为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是营养物质变化及运输的中心,主升、喜燥。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湿是土性,喜湿是脾的本性。脾旺于夏末,喜为脾之气血,“土爱稼穑”,有生长化收藏的特性,故喜则长养、生化无穷。口唇枯槁、饮食不振、腹胀便泌、带下、水肿、衄血以及各种消化道疾病等症,从土论治。
金有清肃、收敛、下降的特性,代表秋季,在天为燥,在物为白色和辛味的果实,在人为皮毛和大肠、肺、鼻,为太阴之体,喜润恶燥,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旺于秋,悲为肺之气血,悲忧太过,损伤肺气,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