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五行是什么?
《左传》中有“成王既葬,制谥,谓之庄王”的说法;《礼记·檀弓下》记载了孔子对鲁哀公谈及鲁桓公、鲁僖公的谥号发表的意见;汉武帝立年号为“元狩”;魏明帝正始七年二月甲子(247年3月8日),改年号为嘉平。 古代这种“谥号”制度,是君主死后,臣下议定谥号,载入史册。这个谥号是君主一生行为的总体评语,像打一个总分数。有时候,某个君主死后,他的执政表现不好或者是有污点,大臣们不敢随意给谥号,就暂时给他一个“厉”字当谥号——“厉”是一个恶字的谐音,表示这个人虽已死去但行为令人痛心,就像身上沾着脏东西一样。秦二世胡亥死后就被谥为“厉”,西汉文帝刘恒生前被贬为“戾”,东汉灵帝刘宏被谥为“懿”,南朝宋废帝刘劭被谥为“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被谥为“武烈”。 这些谥号都是大臣们议论的结果。
到了唐朝,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唐太宗想为自己立一个美谥,可是大臣们考虑到他即位时杀兄逼父的特点,觉得“孝”不合适;又想考虑他征战沙场,统一中国,建立功勋,认为“武”也欠妥当。最后大家一拍脑袋,给了一个最完美的谥号——“文武圣皇帝”! 宋朝时,制度有所变化。宋代的庙号、谥号和尊号都很有讲究。以庙号为例,北宋规定只有开国皇帝以及有卓越军事功绩的皇帝才能称“祖”,其余的只能配称“宗”——这显然是为了突出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南宋又另立规矩,高宗赵构以外祖先都不能称“祖”。而尊号更绝,宋神宗在位时曾经有个尊号叫“宪元睿德”,结果后来皇帝一个接一个,尊号越叫越长,从四个字变成六个字、八个字……直到三百多年后的宁宗时期还在用。
元代没有完善的谥号制度,皇帝死后按照既定程序由大臣们推举四个谥号,由皇帝选定两个使用。明代沿袭了这一制度。而清代则在雍正年间设立了“皇考”一栏来特指皇帝的父亲,在乾隆年间增加了“皇祖”“皇祖母”等词专指皇帝的祖父及祖母。至于那些不是父亲也不是祖父的“远祖”们,则一律称为“烈祖”“太祖”等。这样就把“祖”的范围限定得很小,与祖宗的尊严相比,所谓的“文治武功”已经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