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在五行属于什么?
“玉”字,在甲骨文中像一段树木被劈开的样子,金文的“玉”字,上面部分像个圆形,下面像砍去枝叶的树根。篆文承自金文,只是线条更圆润流畅。 “玉”字的本义就是玉器,《说文》解释得很清楚:“玉,石之美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质地非常好的石头。 古人发现许多天然形成的美妙的石头,如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玉、辽宁岫岩玉等等,觉得它们很像人体肌肤的纹理,很美丽,于是就把这些天然宝石叫做“玉”了。我们看一些古书上所描绘的玉,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自然形成的石头——它一定是有色的,并且有纹路的。
但是,我们如今所喜爱的“玉”,已经不再单纯指这种自然的石头了。自从汉朝张骞通西域以后,人们从西域引进了一种软玉,即现在的和阗玉(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器)。这种玉颜色洁白淡雅,质地温润细腻,深受人们喜爱。
但人们渐渐又觉得,白色的玉太少,而且色相太单调;而黑色的玉又太难看,且少有人工雕琢的价值。还是那种自然形成的五彩玉最好看!因此人们对玉的色彩和纹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讲究。
人们开始寻找并开采更多的玉矿,尝试着进行人工雕饰。当人工制作的技术成熟之后,自然界那些形状不规则的玉石,就被切割成大小一样的块状,再进行人工琢磨,制成各种器皿、装饰品等。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各种各样的“玉”。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现代,那么“玉”的定义就更宽泛了。只要是人工采挖或人工研磨而成的晶体,都可以称为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种各样的人造宝石,只要经过雕刻师的构思设计,都可以成为“玉”。
所以,今天我们的珠宝商店里所卖的“玉”,已经与几千年前大不一样了。用现代商品的眼光来看待几千年前的“玉”,未免太过苛刻。我们不能用现今的标准来要求评价古人所做的东西。若真这样要求下去,那我们人类可能永远也创造不出来一件“玉”了。因为人类创造的很多东西都被我们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