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缺什么?
先引用一句电影《寻龙诀》里面的话 “这地儿,鬼知道有什么邪门儿” 这句话其实是很正确的。因为现在对西部的研究大多还局限在地理、气候这些表面现象上。实际上,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西部应该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地方。
首先,我们从时间上来聊聊这个“失落的西部”有多失落。 根据考古学界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中华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时,中华大地已经有了一些原始村落,人们已经开始定居,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了。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大部分还是在中原地区(河南安阳的仰韶村)或者是华东地区(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而位于大西北的陕甘宁一带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址是临洮的大地湾文化,但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周时代。为什么同样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下游,这里竟然落后了那么多?原因其实就在后面两个汉字——“失落”。
因为从史前一直到现在,这里的文化和人群一直处于一种失落的状况——相对于中原或者华南,始终处于边缘地带。我们才可以称这里为一个真正的“失落的世界”。这种失落既指人文历史的失落,也指自然生态的失落。 首先来说,西北地区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的地理心脏,所以这里的人口和人群迁徙路线一直都是受关注的焦点。而考古学上的文明起源也是一直在中原地区寻找。正是因为这样的关注,使得西北地区曾经发生过的人文变故都被一一找回或复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正是因为这种长期以来的忽视和中游地区的过度开发,导致我们对西部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生态面貌变化。 因为历史悠久,又长期受到关注,所以西北地区古代的生态变迁还是能找出一定的线索。从历史文献上来看,这里应该是中国古代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干旱少雨,沙漠化严重;另一方面则是水源变化带来水草丰茂的草原不断向南移动。这两种趋势都在历史上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已经是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社会了。虽然生产力低下,但是在人们的努力下,仍然能在较为稳定的土地上生存。但是到了夏商周以后,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人们更有能力制作铜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此时,人们已经能够驯服动物,拉车赶驴,使交通能力大大提高。而在中原地区,马车已经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马车在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
随着车轮的滚滚,来自东方的丝绸不断被运往西方,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的种子。在西北地区,最早出现的文字就是汉字的“木”字偏旁,而这种文字的出现往往是与丝绸贸易紧密相连的。从新疆的古墓里我们发现大量的汉文简牍,其中有不少就是记载着丝绸的名称和产地。有了丝绸,西北的人们拥有了打开中原来之窗,但是丝绸带来的还有另一种可怕的东西——匈奴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