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失业险吗?
有,但很复杂! 失业保险属于社保之一(含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保费。如果员工失业,可以通过失业保险金申领等方式来领取补偿。 但现实中,因为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偏差和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足,导致失业保险的普及率和实际受益率都非常低。
首先,很多人不知道失业保险的存在。一项针对上海地区的调研显示,38.6%的被调查者对失业保险的了解不深刻甚至一无所知;24.8%的人只知道“企业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15.4%的人只听说过“失业保险”这个名称[1]。
其次,即使知晓失业保险,能顺利领到的也并非很多。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3078元/月,而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仅为75948元/月。也就是说,超过半数(61%)的劳动者平均月薪不到3500元,不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44%。这部分人大多数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因为其所在企业并未为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失业保险费)。
即便缴纳了失业保险,能够顺利领到失业保险金的人并不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失业人员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②不是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③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④依法承担失业保险金代缴代发手续。
可见,影响失业人员能否顺利领到失业保险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是否因个人意愿失业(“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失业保险金领取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所从事的行业是不是受限行业(“限制行业”是指建筑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行业)。
对于第一点,一般来说,只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才能满足。这种情况下的失业人员能领到失业保险金。而对于第二点来说,只要不是受到限制行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都能顺利享受到失业保险待遇。 从现实情况来看,能够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的劳动者是非常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