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寿企业?

柴广盛柴广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一些答案,感觉大家还是更关心“如何让公司活得更长”这个问题。其实换个角度,“如何活得更好”也许更有意义——活得更好,才能活得更久! 我这里说的“活得更好”是指高收益、低风险和可持续性。当然,如果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能,有所取舍也是可以的。 首先来谈谈收益的问题。

大多数人的共识是,要获取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更多的风险。但这只是常识性的认识,并不充分。事实上,通过合理的设计,一个企业既可以获取高收益,又可以降低风险。这个设计就是分红再投资。 很多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了一个公司的股票,一开始取了收益就卖了,后来发现卖掉之后股价一直在涨,于是后悔莫及。如果当初没有取出收益而进行再投资,现在该多好啊! 其实这就是分红再投资的威力。

我以招商银行的例子来说明(招商银行是我持股很长时间的一只股票)。从2011年6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招商银行累计分红7次,每股分红1.49元;同期,沪指上涨85%,招商银行股本翻番。如果把每次分红都进行再投资,现在的市值将是原来的两倍多,收益率高达83%。既拿到了分红,又没有失去上涨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分红再投资呢?很简单,在公司的章程里增加一条规定即可——在盈利且董事会认为合适的时候,可以对股东进行分红,但分红后的剩余利润继续投入到公司运营中。这样,每年赚取的收益不仅可以多,且可以稳。

说完收益,再来看看风险。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最需要关注的莫过于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为这两个风险是可以同时预防或者减轻的。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股权结构设计和现金流管理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低杠杆和稳增长,从而有效地预防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比如说,小米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回购自家股份,不仅展示出对公司前景的信心,还起到了减少流通在外筹码,稳定股价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轻资产、少负债的企业,加杠杆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如果能够利用好手中的现金流,不盲目扩张,不胡乱挥霍,坚持“现金为王”的理念,就更容易实现稳定增长的目标。 当然,如果手中本身有充裕的现金流,并且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大,也可以通过借款的方式提高杠杆比例,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宣承坚宣承坚优质答主

对一般企业而言,想长命百岁绝非易事,但长寿企业的成功经验却告诉我们,如果具备了正确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超越百盈并非遥不可及。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长寿呢?

一、必须善于在逆境中生存

长寿企业能经得住岁月与风险的洗礼,是真正的风险管理者。它们大都经历过巨大的挑战,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经济危机、产业革命、能源危机、天灾人祸等,而这些大事件所造成的恶劣经济环境和严峻社会危机,足以使一个企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是长寿企业在这些风险的包围和冲击中非但没有应声倒下,反而日益壮大,成为“常青之树”,其秘诀何在呢?就在于它们能够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善于制定长远发展并随时进行调整的企业战略,在变动莫测的环境中求得自我平衡和稳定发展。

二、必须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应变

在长达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免地会碰到产业生命周期的起伏变换,有的甚至会面临多次产业革命的严峻考验。长寿企业善于审时度势,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激烈残酷的竞争,不仅能够及时抓住时机,及时转变经营方向,还能够抓住行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契机,顺应潮流,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不仅保存下来,还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要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长寿企业都有几百年、上百年乃至几十年的历史沉淀,都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迁,这其间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往往成为企业凝聚成员、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文化在百年企业中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并通过各种制度渗透、植根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和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对成员而言,“为企业服务”成了“为事业和信仰服务”,这会极大地激发成员的成就感和工作热情,增强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员与企业由此结成紧密的伙伴共同体,使企业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从而更易实现基业常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