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跑是谁?

连君豪连君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夫当年练过四年马拉松,参加过全国大运会,江苏省运会等等,小县城里也算混出些名堂吧 先讲讲自己的经历: 大约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一九八三年至一八四四年),受电影《沙鸥》的影响,开始练习短跑,当时最喜欢的是跳远、铅球这些更偏重爆发力的项目,所以百米成绩还算可以(大概十米左右),但是立定跳远只能到两米五左右,连续投掷铅球能到十四圈(一圈约为三百六十度) 但是上初中后由于功课紧任务重,加上家里人的反对,就再也没时间训练了(其实还是心里喜欢,不然也不会这么执着)。不过虽然训练结束了,但是体育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天下午课间十分钟会去操场跑几圈,寒暑假也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那时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健身还没有那么普及)。

大学期间因为要考驾照(对,我大学时拿的驾照),再加上社团活动的缘故,身体素质应该算是大学期间最好的一个阶段。大二暑假曾跟同学一起去西藏旅游,两人结伴徒步游览,沿途也留下了不少照片。

毕业后因为工作在江苏,每年会参加一两次江苏省运动会,在三十岁那一年还打破了我所在协会的纪录(这个年纪再破纪录也算是“大器晚成”了吧哈哈)。后来回到北京工作,由于雾霾比较严重,加上自己身体原因,逐渐开始减少运动,直到最后停止。 目前身体状况如下: 身高一米七七,体重六十七公斤左右波动,肺活量八千五百左右(去年检测的一千一百一十五次,今年只检测了六次数据就不算太准确了),五十米十秒左右,一千米三分钟左右。

目前仍然坚持锻炼,除了日常散步以外,每周会去健身房三次左右,也会定期去打羽毛球和乒乓球。 我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 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效果的; 多进行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有条件多参加竞技性运动,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否则体能无法保持; 注意劳逸结合,该休息时一定要休息,不要透支自己的健康; 不要依赖补剂,多吃新鲜蔬菜肉类,合理搭配三餐才是正道。

裴袈裴袈优质答主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长跑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著名选手有跑出当时女子800米世界最好成绩的王立霞、在1958年跑进4分大关创造男子1英里世界纪录的陈家全、男子5000米世界纪录创造者赵浩钧、打破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的邬惠桢等。但因为当时与国际的交流比较少,中国长跑选手大多国内开花国外不结果。

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中国长跑运动出现了第二个好时期,徐永久在1980年跑出了3分45秒的好成绩,曾领先当时美国选手约翰逊0.7秒获得了那届斯坦福邀请赛的冠军。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男子中长跑陷入了低谷期。

在王军霞出现前,中国女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也鲜有佳绩。王军霞的出现将中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在1993年世锦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1997年八运会上创造的“大姐大”时代,令世界侧目。

王军霞退役后,邢慧娜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万米冠军、刘翔在2004年、2007年的两届室内世锦赛上两夺60米栏冠军,此后中国中长跑进入“低谷期”。2015年世锦赛上切阳什姐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是中国中长跑选手在世界室外最高级别赛场上的首枚金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