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篮球介绍到中国? 说起这个,那就得讲讲篮球在中国的发展史了。 作为世界公认的发源地,现代篮球189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诞生之初,仅仅是一项风靡于高校之间的群体运动。直到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也仅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校所知晓。真正让篮球在民众之间普及起来,还得归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与战火——国难之际,人民需要一种可以在室内进行且能聚集人群的体育运动,篮球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抗战期间,美军驻渝司令部将一批篮球架赠送给国民党政府,用以增强国民体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统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体育器材极为稀缺,解放军入城后首先接管的就是篮球场地,因为篮球是“最方便实用的竞技项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全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先后组建了国家男篮和国家女篮,并在60年代派出了两支队伍分别参加亚洲篮球邀请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还于1975年在云南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篮球馆——“昆明体育馆”(现今的“云南省昆明市体育馆”)。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美国的现代体育观念逐渐引入中国。当年那批在美留学的人中,有一些就是篮球队员,他们把美式篮球带回了中国,并相继建立了最早的现代篮球理念。而国内最早成立的职业篮球队是由李宁组建的广州新世纪篮球俱乐部,随后出现了丁伟、孟令源、宋晓波等大批投身职业篮球领域的年轻人,中国的篮球开始朝着商业化、专业化迈进。
赞同 403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6 13:55:12 1895年11月,在上海南郊徐家汇开办的“圣玛丽女校”中,一位叫林乐知的女传教士带来一部篮球。12月22日,用这部篮球在劳神父建造的带玻璃窗的篮球场内进行了展示性表演,中国有了第一场篮球表演,“篮球运动”从此开始在中国有了发芽生根的机会。
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认为上海“南市大戏院”(亦称“新世界游艺场”)早在1894年3月就引进过篮球。由于美国篮球专家斯金纳(Michael G Skinner)教授的深入研究(其论文长达70多页,附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等插图。最近被收入《徐家汇源史话》等书),我们认识到当初的这种说法过于武断,主要理由如下。
尽管在《申报》等媒体上确实有关于“新世界游艺场”“抛球”展示性表演的记载,但那些照片上的球并非美国博士奈史密斯当年所制的斯篮和那块用两只桃子框做的篮板,而是那种类似手球的活动,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篮球表演。
斯金纳教授通过反复考证,发现当年《申报》有关“新世界游艺场”引进的是“抛球”(basketball)而非“手球”。(shin ball)。然而,由于当时国人对这两种球类运动还不甚了解,再加上“抛球”与“手球”皆为舶来品等原因,便产生误读。总之,有关“新世界游艺场”当年引进篮球的说法并不十分确切,不能作为篮球引进上海的确凿史证,否则,会与“圣玛丽女子中学”(1895年11月成立)引进篮球的事实发生矛盾。
上海徐家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被有关专家确认为我国近代篮球的发源地。篮球等西方近代体育自上海传入我国后,由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不断发展和传播。
赞同 4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4 15: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