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杠杆率多少为合理?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中国企业杠杆率的变动趋势及成因 国际比较的视角下,中国企业杠杆率的变动有一个明显特点——政府行为在企业杠杆率变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一,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却很低,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国企和地方政府负债占全部企业负债的比例高达70%,居民和企业债务合计占比超过GDP的三倍(2015年),但银行信贷资产对GDP的比率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1] 为何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如此之重? 为何中国的金融管控如此之严?
因为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贷款资产占据了金融资产总额的八成以上,融资结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使银行易于陷入“顺周期”经营模式:在经济上行期过度放贷,增加风险暴露;在经济下行期,为了维持账面收益,减少不良贷款处置,进一步增厚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这种顺周期的模式下,银行总是通过信贷投放满足社会融资需求、支撑经济增长,使得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而政府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抑制或者刺激投融资需求,进而影响企业杠杆率和宏观经济走势。
在中国当前的融资结构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受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过程中,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3年开始,央行逐步建立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通过设置流动性和外汇市场的监管指标,以及逆周期因子来调节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从而间接调节实体经济的运行。 但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并不仅限于资金层面,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小步慢跑的国有企业也频繁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与使命,财政对于国有企业的投入也大幅增长,这使得国有企业负债率持续上升。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6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分别是上年同期的95.4%和81.2%,但同时资产负债率也从上年的66.4%上升到68.9%。[2] 除了政府财务支出的增加外,国有企业负债率提升还与行业周期有关。在产能过剩的行业里,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国企资产负债率已经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的甚至接近或达到资本金的数倍。这些行业整体负债水平的高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进而加大了对企业的投资力度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