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寒问暖指什么生肖?

慕容灵桂慕容灵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嘘寒问暖”这个成语出自《水浒》,其中第72回有这么一句话: 武松道:“哥哥,你休冷笑。武二昔年后街房道人家住着,若还冷笑,我怎地回去得!我今日便是要请府里那位高太尉的差人,到那里买些酒食与他吃。” 这里指的是武松为兄长武大郎报仇雪恨后,去给县里告状的途中,在酒店里遇到了知县从庙里出来,便上前打问消息。 这段故事中的酒店老板正是猪八戒所化,面对刚打死人的武松,猪八戒先是假惺惺的劝他不要逃走(其实武松是想去报案),然后热情的提供住宿并免费给他吃酒食,最后又假装无意透露高太尉此时正在查案的消息。

整部小说中,猪八戒除了刚开始在五行山下显形时说过几句人话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嘴笨脚慢、拙嘴拙舌的形象。因此“嘘寒问暖”在这里用来形容猪八戒显然是贴切的。 如果将“十二生肖”替换成“十二属相”的话,那么这谜语的谜底就是“猪”了。 不过,“嘘寒问暖”现在常用来比喻别人对你询问或关怀的体贴样子;而“猪”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另一层意思——猪鬃。

《水浒传》成书于宋元以后,而宋朝以前的词典中“猪”字条目的释义多为“猪鬣”,即现在的“猪鬃”。例如: 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中有“濯龙洗马,始奏《玄云》之章;舐笔偷窗,终成《幽州》之曲……”的句子,其中的“舐笔偷窗”就是用猪鬃蘸墨书写(“舔笔”的别称),这种技艺后来也传到了日本。 另外,“猪”在古代还有一种动物学名称——“豕”,这也是现代汉语中“豕”读shǐ的原因所在。而古时不少词语中的“猪”其实都可以换作“豕”。例如“家豕”“野豕”“野猪”等等。 “家豕”和“野豕”很好理解,而“野猪”的“野”字古人认为读音为yě,所以“野”字古书中多写作“埜”,如“野彘”(《战国策·楚策四》)、“野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等。

任哲萱任哲萱优质答主

嘘寒问暖,汉语成语,读音为xū hán wèn nuǎn ,意思是形容对人非常关心。出自《世说新语·任诞》。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毕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东晋李充对毕卓的这种观点十分理解,当有人不以为然而嗤笑毕卓时,他却称毕卓为达士。后来他在做武陵令时,因不能做到毕卓那样,感到很不自在,便托病回到京都。但他又不愿被人讥笑,因此不愿闲住在家里,便让郡府派他去管山,每天躺在茅亭中,放任自流,以终天年。有人讥笑他这样做太露骨了,他答道:“卿不我知也。”并说,如果有人骂他,他不但不还口,反而会“问寒问热”。

成语典故

晋代的毕卓是东晋一个处士,他好酒,有才气。有一天,他想到《襄阳耆旧传》里,有个山简督宁,喜欢在习家池喝酒,并且还写文章记下这件事。毕卓也想效仿山简,也作诗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表达了他一生饮酒作乐的想法。

他的朋友李充对他非常赏识,认为毕卓是个通达情理的人,于是对他非常尊重,毕卓去世后,李充做武陵太守,因无法像毕卓那样自由,于是就弃官。但不愿意闲在家里,于是就请求负责管理山林。有人嘲笑他,他反而还嘘寒问暖,关心人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