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债台高筑?
1,三次石油危机导致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经济发展滞涨,国债规模迅速扩大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减产石油,油价上涨,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失业率上升,GDP增长率大幅下滑;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两伊战争,沙特阿拉伯等继续减产石油,伊朗入侵邻国,油价再次翻番,美国经济又一次遭受重创,GDP增长率再度下降;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全球油价迅速升高,美国当时正在经历里根改革和克林顿执政初期“宽松货币+减税”的经济增长期,经济增长率虽然继续保持高位但通胀居高不下,失业人数开始上升,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注: 这里只列举了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经济的表现,实际上在整个7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美国经济表现一直欠佳,GDP增长率长期低于预期水平,80年代的拉美危机、欧佩克增产石油导致两次石油危机的过渡时期内,美国经济也未能实现充分增长)。
2,9·11事件后,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息,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国债规模飞速增加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九一一”恐怖袭击,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资产下跌,避险资产暴涨。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先后下调基准利率至4.25%,再降至3.75%,以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为应对“九一一”之后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累计降息幅度高达5个百分点,接近一次量化宽松政策的降幅;与此同时,财政部加快发行国债的步伐,大规模国债的发行似乎成了抵御危机的“必杀技”。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01财年联邦政府债务收入比(即国债与政府收入的比率)为16%,到2009财年就上升到了71%[注: 2009财年,即奥巴马第一任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但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较快,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始,联邦政府债务收入比下降至68%]。
3,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大量买进国债,国债规模持续增加 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急剧上升,金融系统面临着次贷危机的严重威胁。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欧美主要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申请破产或裁员,经济增长严重萎缩。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大量买入美国国债,以防止银行体系陷入混乱和遏制通货膨胀。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美联储资产达到2.3万亿美元,其中购买的美国国债就达1.7万亿(占美联储总资产的74%)[数据来源]伯南克著:《这次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