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酮高是怎么回事?
儿童出现血酮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肥胖患儿出现了胰岛素抵抗,也可能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引起酮体水平升高。 但临床上极少见到单纯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酮尿。 目前认为,导致孩子出现酮尿的常见病因中,糖尿病占90%以上,其他还有甲亢、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肝功能损害等。 如果孩子有突然恶心、呕吐、精神差、嗜睡等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诊,通过采血检查血糖及酮体水平明确有无糖代谢异常。
如果宝宝检查发现酮体偏高,但空腹血糖正常,首先要考虑是饥饿性酮体增高,这种情况一般见于4-6个月的婴幼儿,一般在进食后就会恢复正常;其次要考虑是否是药物性因素引起的,如使用利尿剂、胃动力药、止泻药等;最后是考虑是否为病理性的,比如先天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等等。 如果宝宝同时伴有乏力、食欲减低、消瘦的症状,且经复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则应考虑为糖尿病,应及时给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宝宝,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儿,因其胰岛素分泌能力较低,即使血糖水平较高,也有可能不会表现出“三多一少”的症状,而容易被家长忽略,所以宝宝血酮体水平升高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对于小婴儿糖尿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饮食、运动疗法,配合口服或注射胰岛素降糖,并定期监测宝宝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以调整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