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股份从哪里来?
上市公司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持股,通过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和一级市场(发行股票)两种方式实现。 二级市场上进行的股份转让,一般存在两种模式:
1、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按照正常的证券买卖流程进行;
2、没有在交易所上市的,则通过协议方式出让给其它投资者。 对于中小创的个股来说,通常采取第一种方式。对于已上市的大盘蓝筹股来说,则更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为了增持而盲目涨价,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股权市场的几个基本常识:
1、上市公司总股本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分红、转增、送股等情况而增加;如果发生并购重组或其他涉及总股本变动的事项,也会引起变化。但总体而言,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2、每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数量可能很多,但每一家投资机构对其所拥有的股份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例如,某机构持有XXX公司100万股,占流通股的1%,那么哪怕该机构购买了该公司的其他非流通股,这些数量的股票也是存在的。并不会因为该机构买了一些而不影响它已经持有的100万股。所以实际上它的总股本就变成了100万股加上新买入的非流通股。
3、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公司减持了,并没有说具体是减仓了多少多少股,这是因为减持本身就没有确定要卖出多少的数量。只要没有明确说明是某个具体的数量,就意味着还在减持过程中。直到有明确的卖出公告出来,我们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已经全部出售完。
4、除了上述几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因质押、司法冻结等其他原因导致被动性减持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形,不仅会有大幅的下跌,而且往往还不会提前通知。所以在二级市场买入存在很大的风险。
基于上述几个常识,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 增持股份从哪里来呢?很明显,来自于其自有资金或者从他人处融来的资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有钱的用户来说,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这种方式最为直接。但如果单次购买的股份数量较多的话,有可能被监管部门问询资金是否具有合理性,资金来源是否是合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那就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摊到多只股票上,分散风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单个项目投资的比例,做到合理避税。这样每次购买的时候就可以少花一点,分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