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会稀释股份吗?
A 股市场采用核准制的做法,即先申请上市,待批准之后才正式发行股票;而境外资本市场采用注册制的做法,比如美国 NASDAQ、NYSE 等,只要企业符合上市条件并满足监管要求,即可挂牌交易并且获得融资,企业通过 IPO 的方式上市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优化;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值被严重低估,那么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来填补这一部分亏损则可以实现对企业价值的调整,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
所以,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和程序,企业估值就不会因为增资或者 IPO 而发生变化——既然没有改变股价,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稀释」问题了。 但是,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当企业首次拿到投资后,由于投资方往往会以估值倍数作为退出依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变现」或「退出」),此时若企业实际价值提升但市值却未能随之上涨,显然会出现估值的倒退,这时「贬值」的部分自然会被视为投资方所获得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可以说股权「被稀释了」。 但这种情形下「稀释」的实质其实是投资方将手中的股票兑现为现金。为了维持资本的平衡,同时避免缴纳过多的所得税,投资方往往会在盈亏临界点附近选择卖出,这就会导致出现首次融资时投资者得到的钱其实并没有真正进入企业的账户,而是被一些中介机构拿走了(比如承销费和保荐费),至于企业实际得到的资金可能并不多甚至有可能是零,当然这部分钱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企业的利润表当中。
从会计的角度讲,这笔所谓的「亏损」实际上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它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也不是一种实际的「损失」,因此从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它并不「真实」,只是按照准则规定的一种必要且合理的安排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首次融资时的 IPO 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企业一旦能够盈利并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就可以直接上市了,根本就没有所谓「折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