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五行属什么?
五行,亦作“ 五 行 ”。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 5 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古人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分别归属于5种物质元素,并以此说明自然 事物的起源、相生相克等的运动变化规律。古人把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推广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用以说明社会的盛衰与人事的得失。五行说在先秦始见诸记载。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渗透有五行学说的内容,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观念。
五行中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凡是具有升发、生发、疏通、条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木;火有温热、上炎、明亮的特性,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和阳热性质的事物归属于火;土有承受、生化、受纳的特性,凡是具有承受、生化、长养、摄取、受纳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归属于土;金有肃杀、收敛、清洁、下降等特性,凡是具有肃杀、收敛、沉降、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归属于金;水有寒冷、滋润、下行、闭藏等特性,凡是具有滋润、下行、寒凉、封闭、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归属于水。以数表示事物的量,则木、火、土、金、水分别依次与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配。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方位也与五行相配属。
五行中的任何两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两种关系,即事物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两个方面。木、火、土、金、水五者,按照纵的方向可以分成五个不同层次,这是五行的相生;从横的方向看,五行两两相克,这是五行的相克。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相生或相克正常时,事物或现象才能保持其原有的功能和特性,五行在相生相克中取得动态平衡,表现为一种协调的统一关系,也就是通常说的五行“生中有克,克中寓生”;反之,若相生太过或不及,导致相克太弱或太强都会打破“平衡”,引起“亢害为乱”、五行失和的异常变化。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和节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反常的辩证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