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的五行是什么?
“仡”字是上下结构,上部为“人”,下部为“戈”;此字的金文字形,上为人手形象,下为“弋(yì)”或“戈”。 “弋”本指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引申指用带子拖着的东西等。甲骨文和金文的“弋”字都写作“ ”,像用带子牵着一只鸟的样子。小篆的“弋”字,下部加上了三个短横,模拟牵丝的形象。现代汉字中,“弋”字除了个别地方读[yì]以外,大多数情况读作[wèi]。 《说文解字》:“弋,楚谓之矢,越谓之矰。”“矰”就是用细绳拴着的射鸟的箭。可见,“弋”“矰”都是古代常用的射鸟工具。用这种工具射鸟,古人称为“弋射”。《礼记·玉藻》有“行步则有章奏之节,趋走则有弋射之义”的话,说明“弋射”在古代是一项具有礼仪性质的体育活动。
后来,人们将“弋”字用来形容声音,表示像用弋射的声音。如:鸟鸣声“弋弋”、马嘶声“弋弋”、鼓声“弋弋”。“弋”又引申出第二层含义:像用弋射的声音。如:“弋鼓”——打击演奏乐器; “弋戏”——杂技中的顶竿表演; “弋争”——射箭比赛。 从上所述,“弋”的第一层含义有动词“射”的意义,故五行属火;其第二层含义大多为名词,只有少数动词,且与“舟”字联合表意,符合“金生水”的规律,故五行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