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是五行属什么?
桓,读音[ huán ],字从木、从干;“桓”表示草木茂盛的样子或指草木茎的中部粗壮坚硬的部分;也可特指无树杈的大树干;本义是指高大挺拔、四季常青的乔木。 东汉·许慎《说文》:“桓,檀榆也。从木,音干。”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檀榆者,檀之树皮初生也。此与乾字同训。”
一、汉字信息
拼音:huán
笔划:10
五笔:wtvk
繁体字:桓
二、基本释义
形声。从木,干声。本义:大树枝干。
1. 古代立在城门等地方用于瞭望的杆儿:城~(喻志向高远)。
2. 古代用于旌旗的丝带。用细长的丝绳或绸缎做成标志,插在旗帜上面,用来表示军队或国家的名字和军号的编号。
三、相关词组
白桓、北桓、蔡桓、楚桓、桓伯、桓冲、桓宽、桓玄、桓温、桓夷、桓英。
四、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木字部】桓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6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胡官切,音环。《说文》檀榆也。《增韵》木茂。《礼·檀弓》桓侯得标木。又《周礼·地官·掌节》凡国祭祀、丧纪、军旅,天子命将合侯。若伐国,则执桓圭。《前汉·王莽传》立元后为皇太后,令公卿奏事,自请桓圭。 又州名。《广舆记》府治在青州府益都县东六十里。明洪武二十九年置,以境内有桓山为名。○按《禹贡》冀州,黑壤华实,厥名恒山。《史记·五帝本纪》舜生于祁,故曰冀州,其山川曰太行,曰恒山。《集韵》作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