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心属什么颜色?
五行的颜色,在《易经》中已有定论,就是“天地之色”—— “天玄而地黄” 出自《周易·坤卦》九五爻的爻辞——“黄中通理,柔进上行。” 天上的色彩是玄色的,即黑色与白色(无光)的二色相间的,如天空中的白云、繁星; 大地的色彩是黄色的——泥土是黄的,庄稼是黄的,瓜果蔬菜都是黄色的。 我们现在认为的大方明亮而又略显温暖的黄色,其实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才形成的。 先秦时期人们使用朱砂(HgS)做颜料,红色的颜料中会掺入一些硫磺,使颜料的颜色变得更亮更暖一些,这样的颜料画出来的色彩,与现在的粉彩有类似的效果。
这样的色彩,在当时的文人笔下是这样的—— 这样明亮的色彩,确实很适合写意的山水画,或是热烈奔放的花鸟鱼虫。 但是这样的色彩,如果用于描写静物素描的话就有点不够了,因为人眼的视觉效果是很敏感的,过于强烈明亮的色彩在近处观看时会有膨胀感,让人看起来不舒服。 所以古代的人,尤其是画家,他们在创作的时候为了避免这种视觉上的错误,他们要么选择远离现场,在远处构图画画——比如我们熟知的吴道子,他就是在远处架个画杆,然后通过观察云气流动来作画。
或者,像宋代的山水画那样,全景式山水是大面积的平远,中景部分少而简洁——比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山万里图》等等。 这样的效果和今天的摄影很有些类似,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前实景深,人的目光会被轻易地引导到前景的中心上面去。 而古代的画家,他们虽然不必像摄影师一样有暗箱或三角架,但是他们有“心法”——也就是对画面的结构控制能力。 比如我们看他们的作品,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到简洁明了的中景,或者是遥远朦胧的天边。
唯独有人站在他们的面前,仔细观察时,才能发现那些隐藏在画中的个人心情和故事——也许是一个远方的朋友正在向你走来,也许是眼前的一株花正在盛开,全凭个人的体会和理解。 因为古人作画,并不是为了展示给所有人看的,而是展示给他们自己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看的——这就导致了同样的景色,不同的人去看,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就是《易传》里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是中华美学里所推崇的“意境”美学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