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又称什么生肖?

扈军靖扈军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真不知道,我不是学历史或者考古的。但是据我所知,除了明朝以外,其他几个朝代,太监确实都挺牛的,权利相当大,以至于有明朝之后无太监的说法(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朝之后太监的权利被大大削弱了)。

不过,虽说我没有找到关于“太监”代指某种动物或者植物的文献资料,但找到了一些关于“阉割”“宫刑”的史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说阉割

1.司马迁《报任安书》载:“太史公曰:余闻梁父(春秋时齐国大夫)之诛夷,公孙弘拔刀自刎;燕太子丹,秦舞阳奉秦王之命,入邯郸,刺杀赵王,李牧、王翦、辛胜皆因诛夷,族灭。单于之入,韩王信为单于将,及诸边寇,杀虏略与秦同。” 这段是说,古人为了获得优良的战马和阉鸡,把雄性幼兽的生殖器切掉,使它们成为雌兽,然后再把雄雌混养,这样就能得到杂交品种,质量更好。用这个道理来培育良种,在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说,阉割这个词在古代指的是切割男性外生殖器的刑罚。

2.南朝·梁·简文帝《法书论》:“夫士人伦,贵贱虽殊,而气貌静默,取则惟一。故周武有千龄之誉,鲁昭复百年之祚 ……至于王衍献囚,不违古礼;石勒斩婢,盖慕仁孝。此则身残而道泰,形废而成全者也。至若苏秦佩印,萧何握刀,虽身非尸素,而道渐消沈。魏武擒发,袁绍斩色,虽身无刑戮,而道中颓丧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一些古代的名人志士,他们的才华不是靠科举考出来的,有的是靠长期修养磨练出来的。如诸葛亮没出山前,躬耕于南阳;商鞅在秦孝公之前,一直在魏国做庶子。这些人在未成名之时,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有些甚至受过刑罚。但是因为他们德行高,功劳大,所以即使身体受到摧残,他们的理想仍然实现了——功名成就。 而有些人,虽然没有受刑罚,但由于德行缺失,功业不成,前途暗淡。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六《方将军逸事》:“初,方伯自京华归,怀中揣一方砖,上刻‘西园雅集’四字,是宋人画。其文与金粟洞相似。每于酒间取出展玩,头头是道。少不得风雅,亦须用物点缀。即于座中请出一位绝代佳人,当垆沽酒。” “方砖”就是方形瓷砖。这种砖最早在隋炀帝时有记载,唐代宫廷用瓦当装饰房屋,明代皇室也喜用瓦当,因此民间也有仿制。方砖一般在96×96mm左右,上面印有图案,常见的是四角几何图形,中间用彩色印着“西园雅集图”。“西园”就是指北宋文人雅集之处。 “怀中揣一方砖”是说把一块方形瓷砖叠起来,放在衣服里,用来当作随身钱财之类。

4.清·纪昀等编撰《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槐西杂志二》:“尝读《聊斋志异》,至《促织》一篇,乃笑谓友人曰:‘岂有虫能人物如是之工,我辈但可虫弄耳。’友人问其故,曰:‘《促织》末章言:“于是鸡鸣而起,下视烛影,虫已曳曳行去。”此岂非虫能人语耶!’友人曰:‘然。’曰:‘岂不又云:“逐去,去,去!”……’曰:‘然。’曰:‘如此则虫竟能人言语动作,无所不能。’” 这篇笔记讲的是作者和他朋友笑话《聊斋志异》里的错误。其中提到,“促织”最后一段说,天亮了,我看到蜡烛的影子在摇动,原来虫子已经慢慢爬过去了。这岂不是虫能说话吗? 后来二人又引用《聊斋志异》中的句子进行嘲笑——原文是“逐去,去,去!”意思是说,《聊斋志异》的作者,既然知道虫子会走路,怎么还会用“去、去、去”这样的词句呢?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阉割过的动物就都是“太监”。我是想从一个侧面证明——“太监”这个词的古义是表示男子阴部的残损或除去男子生殖器,是一种刑具。这一点跟阉割动物的意义并不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