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公司能上市吗?
现在没有公募基金牌照,但是有私募股权的牌照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做的 因为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分层的,比较合理的层级划分应该是这样 所以按照层次划分的话,证监会对前两个层级的机构进行监管,而第三个层级则是由地方人民银行和金融办进行管理(虽然人行和金管的职责有很大重合的地方)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金融机构,只要是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都应当符合证监会的要求,接受证监会的监管。当然,这个理论上是说的过去的,实际当中是否如此执行还有待观察。
另外,从业务类型上来说,如果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主要是管理他人资金(相当于基金公司的公募业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应该来说达到基金牌照的申请要求并不困难。
不过当前国内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还存在很多所谓的“类信托”的公司这些公司虽然没有基金牌照,但实际上从事的是公募的业务,这类公司的存在是有其历史理由的(主要是之前对于券商资管业务监管的要求),而且实际上现在的监管态度也倾向于不将其完全定义为非法,所以这类公司依然有很多继续存在的必要。但其中一部分业务做得好、合规做得好,其实风险也是相对可控的。
总之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随着国内私募行业的火热,不少大型私募公司都想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那么私募基金能在中国A股成功IPO吗?
目前国内的大型私募基金,很多都有境外架构,如果想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只能拆除VIE结构,在国内申请相关私募牌照后才能申请上市。
而国内的私募机构,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成功在沪深交易所成功IPO,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国内IPO的审核意见对于“私募基金公司申请IPO”的卡得较严。
在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外延解释中,认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销售机构”属于“证券投资基金”,所以这两类企业是可以按照目前的新三板和IPO的办法成功上市和挂牌。但是,由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销售机构”和“私募基金”的法律关系不能有效解释,所以,目前还不能按照目前的IPO及新三管理办法成功挂牌及上市。
从现有规定和市场案例分析,对于私募机构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还是充满希望,如果一家私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不是完全依靠“基金管理”和“基金销售”来实现的话,还是有可能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比如,私募机构的经营范围中含有“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还是有机会成功IPO及挂牌新三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