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能股份有可能重组吗?
从2016年7月18日收盘后开始,直到今天,整整49个月,A股市场又将迎来一个“七年之痒”! 作为曾经的上海国资系统第一上市公司(2015年前)的申能集团,在2015年底借壳ST梅雁上市之后,不但没能让公司焕发活力,反而让上市公司成为了“壳”公司——由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强,通过外委方式开展业务,被审计师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报中更是直言,若无法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可能面临亏损。
当前,以旗下最赚钱的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看,申能集团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上海本地的两家发电企业——位于上海的苏州河电厂与浙江的绍兴电厂,如果考虑两市离岸公司的利润,则全部来自上海地区,因为其他几家公司都是连年亏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为地方国企龙头、资产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申能集团,旗下的企业这么不争气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都会受到宏观、中观、微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于申能集团而言,目前的困境有来自国资国企改革的,也有来自于电力行业的,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其自身原因。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改革不到位,机制不适应 作为老牌国企,申能集团在改制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虽然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但是企业核心业务仍然由国有独资或控股,缺乏真正具有行业和企业背景的经营管理团队,在这种大环境下,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管理层激励不足,自然缺乏进取心。反观与其合称“沪上三大电”的其他两家,早已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改措施,在调动管理层积极性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第二,行业成长空间窄 小众能源的局限性在于行业成长空间的狭小。目前,中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任务,而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体的申能集团显然不在政策鼓励的行列。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火电作为基础负荷电源的地位难以撼动,然而增量空间已经很小。
第三,对外投资失利 近年来,面对不断下滑的盈利能力,申能一直在寻求突破之路,其中就包括对外投资——收购京投银泰18%股权、入主新三板挂牌公司博云新材,以及刚刚结束的收购大业股份部分股份。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两次收购都属于战略性收购,既弥补了相关产业链的空缺,也为未来申能向上下游拓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收购大业股份却属于低效扩张,本身并不具备合适的业绩增长点,而且叠加财务杠杆显著提高,一旦产业整合效果不及预期或是融资环境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并购计划出现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