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勇士有几人活着?
1987年9月14日,解放军第31军91师炮团16连四班副班长孔祥瑞在四川江油市大康镇的家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终年70岁。他的逝世,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个著名群体——飞夺泸定桥的十七勇士,已全部作古。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沿滇、川边境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直取成都。蒋介石获悉红军动向,急令追击部队星夜赶到大渡河南岸堵截,并命原驻扎在大渡河北岸的川康边防司令刘文辉严密封锁北 bank>岸渡口。
大渡河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是悬崖绝壁。蒋介石扬言要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为了迅速北进,必须夺取大渡河上的咽喉泸定桥。时任18团团参谋长的张忠固(1936年4月在西征中牺牲)挑选出17名战士,由连长廖大珠、杨得志率领,组成突击队。
5月29日晨,部队向泸定桥进发。当时,通往泸定桥的13根铁索上没有一块木板,只剩下铁索在桥下激流中摇晃,对岸的泸定城内有陈洪章的两个旅。下午4时,红四团赶到泸定桥西岸,经过短暂准备,迅速组织强攻。
强攻中,在枪林弹雨中攀铁索的勇士中除杨永胜(一说为王友才)外,其余的都没有留下名字。随着进攻的展开,17名勇士有的中弹掉进大渡河,有的爬到对岸也壮烈牺牲。活到1955年被授予将军衔的,也只有杨得志、罗华生、廖大珠(抗日战争中牺牲)三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17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中,建国后还有13人健在:刘金山、梁托夫(1978年病逝)、王友才于1962年逝世,王友才生前在云南禄劝县人民政府做秘书,刘金山在北京工作,梁托夫在云南省禄劝县任武装部指导员。其他10位勇士的下落目前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