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应提准备怎么计提?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序:首先考虑应提的专项准备,然后考虑应提的一般准备。
计提一般准备采用固定比例,根据规定的计提比例(一般是1%)和期末贷款余额计算本期应提一般准备,补提上年度的一般准备差额。
专项准备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不同类别的贷款余额和规定的计提比例(又称“计提比例”)确定。
专项准备计提的计提比例,具体是:正常、关注类贷款不低于1%;次级类贷款为25%;可疑类贷款为50%;损失类贷款为100%。对难以准确判断债务人偿债能力的贷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比例浮动范围内合理确定具体计提比例。
当不良贷款,即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增加时,侧重计提专项准备。专项准备计提的顺序具体为:
1、对本笔贷款,按“贷款五级分类”确定的贷款风险类别,分别按照次级类贷款25%、可疑类贷款50%、损失类贷款100%的比例计提专项准备。
2、对本笔贷款,可按规定的计提比例上下浮动20%的幅度内自行确定比例计提专项准备,以使计提的专项准备更充分。
3、本笔贷款已计提的专项准备低于前两项计提规定范围下限的,按两者中较高者补提差额。当专项准备补提差额后,不良贷款的增加和减少时,主要通过在“专项准备”明细科目内调整各子目余额来解决。如:若次级类贷款增加,则将“专项准备——次级类”增提至25%;若可疑类贷款减少,则将“专项准备——可疑类”按照50%的比例释放相应部分专项准备;“专项准备——损失类”不得随意释放。
在“专项准备”明细科目内调整各子目余额后,根据“专项准备”明细科目下各子目余额合计数,再在“1%~-3%”的范围内确定计提专项准备。
以上1、2、3、属于对单笔贷款,按“从紧”的原则进行专项准备的计提。
4、对整个贷款组合,根据其风险程度和预计损失确定是否需要计提,以决定本笔贷款的专项准备计提,以防止“专项准备”明细科目下累计余额过高的现象。
5、最后确定本期应计提的专项准备在“1%~-3%”的浮动比例范围内,高于“1%”部分,经批准后计入当期损益;低于“1%”,其差额直接冲减“一般风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