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什么什么成语?
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例子:敌人的进攻如同决了口的黄河,无论怎样加多沙袋,也堵不住这一股奔腾的水;正所谓是~,无济于事。(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二十章)
用法:作宾语、定语。
成语典故:
孟子在游历的时候对诸侯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孟子认为要实行仁政必须从天子、国君开始,只有国君有了仁义之心,才能推行于下,因此向齐宣王讲述为政之道。孟子先是以小牛代替大的祭牛为话题,并以打仗胜利为例,说明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他有此“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便可以称王天下。孟子以此为中心,首先指出齐王不行王政,不是“能不能”问题,而是“为不为也”。他以力足以举百钧的东西,却不能举一根羽毛;视力足以看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车柴草等比喻,说明齐王未施行王政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他认为大王的“不忍之恩”不是不能推广到百姓身上,而是大王不肯去推广,犹如用一桶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必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