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超过日本?
中国的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是2010年的日本,还是2013年? 如果是2010年,那么答案是很清楚的——十年内不可能超过; 如果是2013年,那就很有意思了。如果2013年中国GDP是日本的1.7倍,而到2014年中日两国GDP分别同比增长7%和7.5%,那么两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就将超越日本。 如果到2016年中国GDP是日本的近两倍,那么三年之内就可超过。 当然,这都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中日之间存在很多结构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在短期内无法弥补的。例如日本的财政税收占GDP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中国是采用更大的杠杆率来发展经济。高杠杆率就意味着更多的债务和风险,以及必须在短期弥补的缺口。从长远来看,靠加杠杆的方式是无法长期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的。
另外,日本的国民储蓄率常年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中国则是不断的消耗现有的资本存量。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广义货币M2每年增长率都是两位数,这意味着中国在长期的货币超发。货币超发的代价就是通货膨胀,而更高的成本意味着更少的财富积累。 中国现在每年大约消耗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这部分外汇储备基本上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在美国那边的。如果有一天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美国有可能直接冻结或者没收这部分资产,届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将损失一半以上。
还有,中国的土地、矿产等资源都被政府垄断,而在国际市场上这些资源的销售价格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说石油,国际上通常认为石油的价格应该相当于每桶100美元左右。而我国每年消耗大约5亿吨标准煤,产生2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按照人均能耗计算,我们每人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约是3吨碳当量,比日本高出一倍还要多。所以从能源效率上来说,中国至少要比日本节省一半的能源,才能接近日本的碳排放水平。
从国土面积来说,中国的国土开发程度远不及日本,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可开发国土尚未利用。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可能会继续提升。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因为土地的稀缺性及不可再生,再高的GDP增幅也必然受到国土开发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