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生肖是多少?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是12地支所代表的动物。而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东方神龙)、凤(西方凤凰)之外,其他的都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其中,子鼠又分鼠和家鼠;丑牛还指牛角;寅虎有山林之王之称,还包括老虎的幼崽;卯兔是指月亮(太阴)之光下安静睡觉的兔子;辰龙是传说中的龙王;已蛇是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中红色的石髓;午马是日影;未羊是羊群之中肥硕的一只羊;申猴是灵巧的小猴子;酉鸡是与太阳同升共落的鸟;戌狗是围猎时带领群犬的狼;亥猪是冬眠的懒惰的猪。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不同的种族有着自己的图腾崇拜,比如炎黄子孙的图腾是龙,而巴蜀地区的祖先则是“鱼”(见《韩非子》)。而先民们对于月亮的运行规律以及日月与山川的关系非常感兴趣,所以月亮之中的阴影变化多端的兔子就成了重要的图腾之一,并且受到女性的特殊喜爱——每月农历初三初四的月光之下,雌性兔子开始排卵,此时如果雌兔恰好注视着雄兔,并与之交配的话,产下的兔仔就会又多又健康。于是在原始宗教信仰的阶段,兔子成了繁殖力强大的象征,成为了生育、繁衍后代的力量的象征,从而备受尊敬。我们就能看到“玉兔”这种由人类赋予兔子的“神性”——作为月宫里的重要使者。还有“乌飞兔走”“东兔西乌”等比喻时光流逝的词句。而在中医理论中,肝主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主骨,生髓,上为脑,下为腰,心主血脉,小肠吸收营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肺司呼吸,大肠传导,三焦通调水道等等,这些经络组织都和兔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有着相似之处,于是就慢慢有了以形托名、比类取象用兔子来象征其他脏器的功能或生理状态了。
中国农历采取干支纪年法,每一个组合代表一个年份。干支纪年中的十干也就是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十二支,也就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地支。干支纪年法始于汉代汉武帝时期,以寅月 率首,而戌月居末。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组合,这就是俗称的“一 甲子”。
1、把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对应:生肖鼠——子、生肖牛——丑、生肖虎—— 寅、生肖 兔——卯、生肖龙——辰、生肖蛇——巳、生肖马——午、生肖羊——未、生肖猴 ——申、生肖鸡——酉、生肖狗——戌、生肖猪——亥,把十二地支都对应上十二生肖 。
2、在十二地支里,子时,夜晚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至凌晨3 点;寅 时,凌晨3点至凌晨5点;卯时,早晨5点至早晨7点;辰时,早晨7点至早晨9点;巳 时,早晨9点至早晨11点;午时,正午11点至下午1点;未时,下午1点至下午3点;申 时,下午3点至下午5点;酉时,下午5点至下午7点;戌时,下午7点至晚上9点;亥时 ,晚上9点至晚上11点。把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小时对应。
3、十二地支分阴阳:子和午是阳水和阳火,寅和申是阳木和阳金,辰和戌是 阳土和 阳土。卯和酉是阴木和阴金,丑和未是阴土和阴土,巳和亥是阴火和阴水。这就是十二地支的阴阳,即六阴六阳。
4、十二地支分四时:子、丑、寅、卯属于一时辰,午、未、申、酉属于一时 辰,辰、 巳、戌、亥属于一时辰。这三种属于三合局,也就是一季。
5、十二地支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午未合、申夅合。
6、十二地支相冲:鼠和马冲、牛和羊冲、虎和猴冲、兔和鸡冲、龙和狗冲、 蛇和猪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