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如何增加收入?
首先,我觉得旅游企业的收入来源应该明确分为两大类(其实可以分得更细些): 一是直接收入,包括门票收入、住宿经营收入、餐饮消费收入等; 二是间接受入,包括购物收入和二次消费(演艺、景区交通车、导游讲解服务等)。 很多旅行社只注重了自己的宣传促销工作,却在产品运营上缺乏正确的认知。
事实上,优秀的产品运营才是提高收入的关键因素! 一个旅游产品从策划、设计、开发到上市销售,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运营成本,这些运营成本的管控对于提升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及收入非常有利。 比如同样一个旅游项目,你花费了100万的资金进行开发,而我仅仅用了50万,那我至少在成本方面比你更有优势(虽然我可能没有你营销做得好),而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我更希望能购买你的产品从而盈利,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一个好的产品在运营中应该做到: 一是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控制采购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等; 二是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与同行合作、与商户合作、群众基础等等; 三是要懂得把无形成本转化为有形利润,比如说通过限量、预约、排队等方式进行销售,变相控制人流量,提高客单价; 四是挖掘各种收入来源,比如说通过跨界合作进行引流,然后进行相关产业的消费; 五是可以尝试走个性化定制路线,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实现盈利。
1、从收入的构成入手
对于大多数的旅游企业来说,其收入的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主营业务收入--旅游线路销售收入,二是其他业务收入。对于这两部分收入,我们在增加收入的工作中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上,受制于资源、客源市场、市场定位等条件,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线路产品、调整报价等方式使之符合市场需求,从而稳步地增加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增加上则有较大空间。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包括购物、娱乐、产品升级等增值产品(如游客自费、加点、机酒差额等),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对此部分产品销售的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销售提成、考核办法,将销售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其销售业绩直接挂钩,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为了增加收入而采取的强制或半强制游客消费增值产品的行为是对客投诉的高发地带,应引起各旅游企业的足够重视。
2、从内部挖潜增效入手
所谓挖潜增效主要是指在不增加或少增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避免不必要费用的发生。如减少呆坏帐的发生,加强备用金的管理等。
二是降低资金占用率,通过加快资金的回笼,将更多的闲置或缓慢流动资金重新投入再生产中,从而增加企业的创收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是增加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收入来源。如对于规模较大的旅游企业,一般会设置财务室、计调室、咨询中心等内部机构,在此基础上可考虑设置内部保险代理、银行代理、旅游汽车销售代理等窗口服务于企业内部员工及游客,从而产生效益。
3、从加大投资力度入手
为了增加营收,许多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进行加大投入。如扩大企业规模、增加门市和分社等分支机构、加大广告投入力度等。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资金运转安排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