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考什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15年12月22日发表文章指出,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课程考核评价,加强过程考核,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体系分解为综合考评和能力考评两部分……逐步提高校考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杜绝简单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能力的做法。”近日,天津师范大学通报了三起考研作弊案例,三名学生因准备考研作弊被留校察看。天师大学子利用胶带帮别人作弊,以50元1科的价钱在网上出售试题,被抓后竟然痛哭求学校网开一面。这些反映了我们对大学生的考查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传统的评价方式和内容侧重考查的是记忆能力。而记忆类的能力考察比较容易,学生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这就促使很多学生努力背题,背诵重要的知识要点,应付考试。学生学的知识虽然多,但是深入进去很少,没有多少思考的工夫,缺乏钻研的精神。这样培养出来的人,知识虽然很多,但是都是点,没有联系,难以融会贯通。不能举一反三,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那就更差了。这既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个人的发展。
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考察需要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需要的场所和一定的器材等等。当然这些也不是高考所必需的,大学考试应该有特色。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应该有特色,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以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
一是转变观念。老师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学生考试的通过率或者分数看做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和自己的业绩。学生也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考试是老师给自己出的难题。考试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测试,更应该是能力水平的测试。
二是改进考试内容。以往的考试很多都是记忆性的内容,这样考察的知识面太窄,题目做过的几乎满分,没有做过的零分。大学阶段的课程应该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我们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不是只学会课本知识。记忆是大脑工作的一种机能,理解才是大脑工作的灵魂。所以我们的考题应该从记忆为主向理解为主转变。
三是改革评价方式。不但要书面考试,更要做社会实践,写报告,考口语,听听力。尽可能的多方面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考风考纪的监督,尽可能的杜绝舞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