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十行成语有哪些?
一无是处,指连一点对的的都没有。原自宋代苏轼《拟袁彦伯困学吟》诗:“一无毫发之劳,二无纤芥之益,三无丘山之储,四无尺寸之积,五不常有馀,六不长不足,七不离朱墨,八不离绳尺,九不足以存家,十不足以事国。”
一心一意,即心无二用。原自唐代李华《二鲲化为大鱼赋》:“遂相与一心一意,俱游沧海。”
一长难掩,一个人身上虽然有些优点长处,但缺点和短处更为突出。原自唐代杜枚《樊川文集·答昭潭李生书》:“其言甚壮。”
一马当先,即只凭一人的力量冲在前面。原自宋代《说岳全传》第四十八回:“凡有攻城大战之处,宋军只令其子郑广,当先冲锋陷阵。”
一帆风顺,船只挂着满帆顺风前进,意谓没有遇到风浪阻碍。原自唐代钱起《赠友人》诗:“会作王褒颂,一帆风顺归。”
一落十成,原指女子美貌被毁坏,后也泛指美好事物被破坏。原自明代刘基《梁鸿与孟光》第二折:“我如今将他千娇百媚,一落索贬的十成不值一成。”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有份量,分量很重。原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一笔勾销,原指在帐目上用一笔记销。后用来表示全部取消、了结。原自《北齐书·文襄帝纪》:“河清以前相雠嫌,及我初临天下,一朝诛戮,亦宜一例荡除,并加铨叙。”
一路福星,意谓一路走来十分吉利。原自唐代崔珏《送崔益诗》:“别路尽贪过岭月,归轩常藉下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