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木、火、土、金、水五行中之木,称为“少阳”,即为“弱阳”;火为“太阳”,即“壮阳”、“纯阳”;而金、水之性为“阴”,但其中金性中含“点”火,说明金性原为阳,被水性所制化才转化为金;同理,水性为“太阴”,“纯阴”,是因其中所含的木性被金性所克制才转化成水。因此,“阳”所指即为木、火、金五行。
若论一脏而言,“阳”则包含于肝(木)、心(火)、肺(金)三脏之中。如肝藏血,血应从阴,但《素问·六节藏象论》却仍称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肾藏精,精从阳,而肾在五行中属水,却被称作“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在于肝的疏泄条达之气,肾的闭藏封藏之性。肝气疏泄,则思虑顺畅、胆气充足、神志清晰,而肾气内藏,伎巧虽富不能外泄,亦不能外张。因此,在木、水两行中,木性属阳,水性属阴。
再论火行,心在五行中属火,其本性当为“太阳”、“壮阳”,但中医又常称心为“君火”、“上火”或“奸佞之府”,性属“浮”,这看似与火性“壮阳”相背离。究其原因,中医学上将人体心神明了而“浮”于外的现象当作火的本象,而“壮阳”、“纯阳”者为火之“从象”,“上火”的称呼亦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