橦的五行属什么?
桐(tóng),木字旁。 橦tóng 古书上指木棉树。 船桅上的布。 古代用以覆杯之竹杖或木条(亦作“囱”)。 橦tōng——中国云南省古地名,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北,唐李白有《蜀道难》诗。 “潼”和“橦”在古代是两个字,现代简化为相同的一个字,但是读音不同。
2013年《新华字典》修订本把两个字的区别标示得十分清楚:“‘潼’只表声不表义;‘橦’表义兼表音。” 唐代诗人杜甫有《兵车行》一诗:“潼关十二重,逐渐入咸阳。”宋代陈师道注解说:“一作‘橦’。”明代梅鼎祚《南西卿词序》说: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杨修,“尝于潼关寄曹公笺云……以‘潼’误为‘橦’。”据此可知,至少在唐宋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潼关”代替了“潼关”,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清人赵翼著《陔余丛考·潼川》中记载了一则趣事:清代乾隆年间进士王杰,曾在四川做学政时,发现当时有人还把潼关写作“潼川”,就专门写了训诫文章,严厉批判使用这两个字的人,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此事还惊动了乾隆皇帝,皇上亲自给王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文章惟教化,何必辨字音!” 据传,后来还有人把这件事写成一副对联贴到学政衙门里:“文章惟教化,何必辨潼川。” 此联被乾隆御批后作为朝廷诏令贴在各地府、州、县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