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贡楠珊贡楠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的差异: 地支中的「子午卯酉」被称为“四正”; 而天干中的「庚辛壬癸」被称为“四偏”。 这四个字与“阴阳”的概念相关联,表示的是阴中有阳或阳中有阴的状态——就像八卦中的阴阳爻一样,每两个爻代表一种状态。

那么“四正”对应的天干是什么呢? 甲丙戊庚壬——五阳干; 乙丁己辛癸——五阴干。 为什么会有这四组十个天干呢?因为中医理论中,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十天,而这十天就代表了十种气——也就是古人通过“十天干”记时间的原理。而在每一节气内,又分初候、二候等等(请查阅农历),而这些也对应了中医中的“子午流注”,即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经脉流通,从而形成了“气血流水”。而“四正”就是四个时间点上,分别是子时、午时、卯时和酉时。

从时间维度上讲,这四个时间点上的干支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从阴阳角度上讲,每一个时间点上的阴阳又是不断变化的,比如: 甲子日,子时阳气萌发,为阴中之阳; 乙丑日,丑时阳气生长,为阴中带阳; 丙寅日,寅时阳气盛壮,为阳中含阴…… 周而复始,一天一个周期。 而“水”这个五行之所以能够形容万物,就是因为它能够贯穿这“十天一道”,且具有周而复始的运动特性——这种运动特性在中医里被称为“阴阳循环”或者“阴阳往复”。 所以如果你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话,就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容——“金”这个五行其实就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不断地进行交替。

五行学中说“金能生水”,其实是说“金”能够滋生“水”中所含的阴阳之气; 五行学说中还提到“旺相休囚”,其实就在讲述阴阳的循环变化,以及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阴阳两气的强弱状况。 所以当你了解到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回到问题本身,你就会明白“土”为什么能够承载这一切了——因为它位于四的正中间的位置,而阴阳恰恰是在不断交替的。

康毅筠康毅筠优质答主

在五运中,木、火、土、金、水五气更迭运行,周而复始,是自然界气化的基本形式。任何一种气都不可能是单一孤立存在的。即使是从五行的某种"用"的特性出发去归类,也有许多自然界的五类现象相互交错的情况。例如:木有生发的特性,生发之气可以归属于木。然而,土能载木,生发之气亦赖土载,故亦有归属于土,而称少阳之气为"敷和";火有燔灼的特性,炎热之气可以归属于火,但炎热之威亦有赖于土蒸湿化燥,故有归属于土,而称长夏之气为"茂仆"、"流水";土有能生能化的特性,湿土之气可以归属于土,但湿土之气,又为木气合化,有化水生木的一面,故又归属于木,亦有归属于金,而称阴精之气为"坚成"、"翼盛";由上可知,五气交错之中,以木、火、土、金、水五气运行为纲,以寒、热、气、风、湿五者为目,相互为用,主次分明,构成五方、五时、五化、五气之间的有机联系。《甲乙经》五运奇经歌诀有"大阴包络少阳甲,阳维厥阴少府癸,太阳寒湿阳明火,冲任督带各司其"一说。

所谓"大阴包络少阳甲",是指大阴心包络主火化,少阳胆胆之液为春生之甲,主风气;"阳维厥阴少府癸",是指阳维为带脉之分支,属太阳寒水之气,主寒滞,厥阴肝经之血称少府,主风气;"太阳寒湿阳明火",是指太阳膀胱循足太阳经脉,主寒湿,阳明络胃,为燥化之腑,主燥热。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纵行躯干,不受十二脏腑之气直接制约,故受天地五方六气和五方主气相加,共有11种气化所拘。如"五运"、"主气"和"客气"相加为11气,而"奇经"亦受11气的拘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