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几个月水肿正常?
一般情况,妊娠期出现下肢浮肿,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即在28~30周后开始加重,分娩后逐渐恢复,属生理现象。但若足踝及小腿下1/3处持续性浮肿,则应考虑疾病因素存在的可能。 由于体内酶活性改变使体内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另外孕产期子宫胎盘血流量下降,静脉回流受阻,加上运动不足等原因导致下肢浮肿。 但有些药物可能引起下肢浮肿,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噻嗪类利尿剂等;孕妇如有特发性水肿(即不明原因的水肿),也可能造成孕期足部浮肿。
另外,有一些病理情况也可导致腿部和脚部浮肿,如妊娠合并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水肿等,但一般程度较轻,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症状较严重的病例,应及时就诊,请医生帮助诊断。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与妊娠合并急性肾炎或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引起的浮肿相鉴别。这两种病虽少见,但其症状、体征可类似脚气病,如不及时诊治,均可对母儿造成严重后果。一旦发生异常,切不可麻痹大意。
孕妇水肿多从脚踝开始,严重者可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外阴部,严重者可有腹水形成。对于孕妇来说,体内的水液代谢需要依靠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来完成,如果上述系统出现异常,势必会影响水液代谢,使得体内水液停滞,从而引发水肿。
一般而言,如果孕妇脚踝及小腿出现凹陷性水肿,经平卧休息一小时后消失的,属于正常妊娠期生理现象,如果没有消失或者伴有其他部位的水肿则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皮肤瘙痒,同时可有少尿、血尿甚至肾衰竭等。
此外,在测量血压以及化验尿常规之后,如果出现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或者尿中出现蛋白,则需要考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患者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昏迷。因此,对于孕妇来说,如果有上述异常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可能。在妊娠中晚期,体内激素发生较大变化,加之血容量也在增加,因此,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一定要警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