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报告有风险吗?

乔森河乔森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个项目,是当地一家国企的改制,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比较独特,属于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负债率极高(接近100%),没有资金开展新的业务,员工也怨声载道。我们通过尽职调查后认为该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商标权和商誉上,而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严重失衡。通过重组方案设计了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方式注入注册资本金,解决了企业负债率高的问题;同时剥离了部分不良资产,使企业轻装上阵。这样既做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出资的部分经过评估,高于其账面价值)又盘活了资产,还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在报批转制的过程中,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

但就是这样一份方案,却在工商备案时遇到了困难。原来企业改制的流程是先报审批机关批准,然后到工商局进行变更登记。在我们的方案经过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章程修正案通过后报请审批时,却被驳回了,原因是公司债务没有解决。我们在补充材料时,发现审计报告中对于债权债务的表述是“经审阅财务报表及会计资料,我们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允地反映了企业改制基准日的财务状况”这样的语言显然不能令审批机关满意。虽然后来我们还是通过了审批,但是为此事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也影响了工作进度。

因此我想说企业改制并非易事,其中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作为中介机构,我们只能尽我们的专业义务,做出我们专业的判断,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无法控制。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中介机构身上,自己多留个心眼,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仰平仰平优质答主

国有小型企业的关闭、破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自行决定关闭、破产。对有些企业,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分流离退休人员等方面考虑,可以采取先关闭或依法破产,再实行企业改制的处理办法。为了保证企业改制、关闭、破产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必须加强报告监控工作。

所谓报告监控,就是国有小型企业实施改制、拍卖等,必须履行报告审批制度,未经审批擅自处理企业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国有小型企业改制的具体方案认真审查,严格监控。

对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要暂缓办理。为了保证报告监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成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参加的国有小型企业改制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这个机构负责国有小型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审核把关,保证企业改制依法、有序、稳妥进行,减少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